1.落下部分
落下部分由錘頭4、錘桿3、活塞1、活塞環(huán)2、鋼套6及黃銅墊片5、下砧塊7、楔鐵8等零件組成。
活塞用45號鋼鍛成。為保證活塞和汽缸壁之間密封,使汽缸上下腔不串汽,同時在錘頭偏心打擊時,允許活塞在汽缸內有一定的游隙,在活塞上裝有2~4個活塞環(huán);钊h(huán)由25鋼、低合金鑄鐵或聚四氟乙烯制成。
錘桿是鍛錘中受力最復雜的零件,打擊鍛件時動態(tài)應力變化劇烈。錘桿通常在截面變化的地方折斷,原因大多是疲勞性破壞、錘桿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500h。錘桿由40Cr、40CrNi、35CrMo、32Cr2Mo等材料鍛造制成,經過淬火-中溫回火熱處理變成索氏體組織,機械加工后進行滾壓來提高使用壽命;钊湾N桿的連接是通過熱裝實現,即將活塞加熱到450~550℃,然后與錘桿組裝。
錘頭由45鋼、35Cr、40CrNi、40CrNi3等材料鍛成,精加工后,燕尾面進行表面淬火。錘頭的內孔中裝有開口的45鋼鋼套,其內壁帶有與錘桿相同的錐度(一般為1:25)。錘桿通過厚度1~3mm的銅襯套鐓入鋼套錐孔內,銅襯套的作用是使連接可靠,并且當需要更換錘桿或錘頭時,容易將錘桿從錘頭中鐓出。
2.汽缸部分
汽缸部分包括汽缸體、保險缸、錘桿密封裝置及配汽機構等。
汽缸在工作時受到7~9個大氣壓的作用,所以對汽缸有一定強度、剛度要求。汽缸材料,自由鍛錘一般用鑄鐵,模鍛錘一般用鑄鋼。為了使鋼壁磨損后易于修理,缸體內鑲有鑄鐵鋼套。
在汽缸頂部裝有保險缸,它的作用是避免由于操縱不當、操縱機構損壞或錘桿折斷等情況,使活塞猛烈向上沖擊,撞壞汽缸蓋而造成嚴重事故。保險缸的結構,保險缸內有保險活塞3,緊靠著保險活塞上端面處,開一進汽口5與進汽管道相連,并經常通入蒸汽或壓縮空氣。保險活塞下部伸入汽缸2內,當工作活塞4運動到上極限位置后,再繼續(xù)向上運動時,便碰到保險活塞的下端,使保險活塞與工作活塞一同上升,于是進汽口被封住,保險活塞上部的氣體被封閉壓縮,形成一個緩沖氣墊而吸收落下部分向上運動的殘余動能,起到緩沖作用。
汽缸底部裝有錘桿密封裝置以防止漏氣,上導套4與連接法蘭3用緊配合,與錘桿2為滑動配合。上導套主要起導向作用,防止刮傷錘桿,一般為青銅或黃銅制成;下導套6與法蘭3采用滑動配合,其作用為壓緊盤根5,采用青銅或35號鋼制成。盤根5由石棉布,以橡膠粘合并嵌有膠條,浸以甘油制成,質地緊密,耐磨。
3.錘身導軌
導軌裝在左右立柱上,對錘頭起導向作用。導軌用拉近螺栓,通過調整楔固定在立柱的溝槽內。導軌與錘頭的間隙可以調節(jié)。調整時,先將拉緊緊固螺釘4松開,然后轉動調節(jié)螺帽6,螺帽只轉動,不能上下移動,故在轉動時調整螺釘就帶動調整楔2上下移動,使靠在調整楔斜面上的導軌3左右移動,改變與錘頭的間隙,調整好后,再擰緊緊固螺釘4即可。導軌斜度一般為1:24,材料為45號鋼。導軌的齒面需要表面淬火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4.砧座基礎部分
砧座部分由砧座,模墊和楔鐵等組成。砧座用鑄鋼制成,用來固定模座和機架。模墊用楔鐵緊固于砧座上。模墊和楔鐵分別可用40Cr,或45鋼制成。由于模墊與下鍛模直接接觸并承受錘頭的打擊,楔鐵也容易松動,模墊的燕尾部分容易磨損或打裂。在生產中,模墊和楔鐵作為易損件,應準備備件。為了承受很大的動載荷,并減小振動危害,在砧座下面要做很大的基礎,在砧座與基礎之間放2~4排枕木作為減振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