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槽和倒角等工作數(shù)控加工順序的安排應遵循的原則:
①基面先行原則。加工一開始,總是把精基面加工出來,因為定位基準的表面越精確,裝夾誤差就越小,所以任何零件的加工過程總是對定位基準面進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必要時還要進行精加工。例如,箱體零件總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和兩個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為精基準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如果精基面不止一個,按照基面轉換的順序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的原則來安排基面和主要表面的加工。
②先粗后精原則。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按照粗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的順序依次進行,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加工表面的精度和減小表面粗糙度。
③先主后次原則。零件上的工作表面及裝配面精度要求較高,屬于主要表面,應先加工,從而能及早發(fā)現(xiàn)毛坯中主要表面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對于自由表面、鍵槽、緊固的螺孔和光孔等表面,精度要求較低,屬于次要表面,可穿插進行,一般安排在主要加工面達到一定精度后,最終精加工之前加工。
④先面后孔原則。對于箱體、支架和機體類零件,平面輪廓尺寸較大,一般是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和其他尺寸。這樣一用加工過的平面定位,穩(wěn)定可靠;另一方面在加工過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特別是鉆孔,孔的軸線不易傾斜。
⑤先內后外原則。即先進行內型腔加工工序,后進行外形加工工序。
⑥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響下道工序的定位與夾緊。
⑦以相同安裝方式或用同以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連續(xù)進行,以減少重復定位次數(shù)。
⑧在同一次安裝中進行的多道工序,應先安排對工件剛性破壞較小的工序。
此外,在安排加工順序時,要注意退的安排。